会员故事09|罗燕平:一个博导为什么会把一家高新科技研究院无偿送给她?
2019年3月6日晚上20点30分,北京湖南青年创业促进会(以下简称“青创会”)在2019青创会会员群进行了第九次的会员自我介绍与故事分享活动。此次的活动由轮值副秘书长柳路通和万建华主持,分享了会员罗燕平的精彩故事。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 题记 随着天气的转暖,春天也悄悄的到来,分享当天正是二十四气节中的惊蛰,万物复苏的日子,她表示非常荣幸的和青创会的优秀前辈们分享她的持续创业故事。 罗燕平,衡阳人,爷爷和父亲都是有文化的商人,从小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难免会遗传长辈们的商业基因。在创业过程中她敢闯敢做,白手起家,实现了一个湖湘女子的北漂梦——在京城创建了一家小有名气的文化传媒公司。 在行业大洗牌中坚持了下来,却没能躲过投资的失败,经历了挫折,她突破了行业升级壁垒,慢慢走出困境,跨行创业,始终坚持创业梦,现在她拥有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和一家高新科技研究院公司。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手做文创产品、一手做高新科技。 身为文化公司总经理,罗燕平常告诫自己——“花未全开月未圆”,虽经三次创业,但“小荷才露尖尖角”;身为研究院院长,罗燕平常勉励别人——我们还年轻,伸出双手,变不可能为可能为可能!作为持续创业家,罗燕平还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新开一个公司是创业,创造一番新事业更是创业,持续创业的激情源于“爱商”——爱自己、爱客户、爱社会! 第一次创业:爱自己 做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文化人 罗燕平说,参与别人的创业也是一种创业!打工是创业的初级阶段。首先要爱自己,做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文化人,把自己的脑袋装满,口袋里的钱自然就满了。她建议,在一些初创公司里至少做到管理职位以上后,再创业比较好。 在创业之前,她曾做过文秘、销售等工作,没过多久就创业了,开始她并没有想过要自己创业,但这一切都好像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或许她骨子里就有一颗创业的种子。 罗燕平曾在一家日企做过一年的文秘,后来就跳槽到了一家外资杂志社做销售工作,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杂志公司的直投广告卖给外资公司和外国人,刚刚进公司做实习生时工资非常低,还要培训三个月才能转正,下午业务员开会或者分业务都不会让实习生参加,实习生上午在公司学习,下午在公司发呆,没到一个星期她就熬不住了。因为国贸附近的消费很高,于是她找经理谈想直接做销售,经理承诺到如果这个月有一笔订单就直接转让她做销售,这样的承诺使罗燕平遭到培训主管和另外一个团队主管的反感。 为了这个目标,她找到了所有的直投杂志的广告需求客户,发现这类杂志无非就是一些外国餐厅和小休闲场所,竟然没有国际学校这样的高端群体。于是她就试着联系一家国际学校让他们登广告,没想到对方竟同意了,就这样不到一个月就签到了订单,但她还是选择离开。 如果说上一家公司让罗燕平敢于接受挑战,那下面这家就是让她积累最多实战经验的公司,这些工作经历都为她将来创业打下坚实了的基础。 罗燕平离开杂志社后就在一家礼品公司做销售,这是一个家族小企业,老板面试完几个人后,就直接录取了她,而且当天就让她开始工作,尽管公司只有5个人,老板、老板的小舅子、老板的叔叔,设计和罗燕平,但是她还十分开心,毕竟有了一份工作。 上班第二天罗燕平就要和老板的叔叔去招标现场参与招标,她不仅要负责讲,具体讲啥要见机行动,她心里想这也太赶了吧,好在经过努力那个标还是拿下来了。接下来每天都有加不完的班,那时家住在北边,而上班的地方在南边,经常加班到12点,需要自费打车回家,不过她发现能和老板学很多东西,非常实用,所以她特别刻苦,从来不会因为加班而迟到,她还想尽办法让每个看起来并不可靠的项目中标。但是由于老板承诺的提成一次都没有给过,虽然没有过提成,但是得到了很多经验,她决定离开这家公司自己创业。 第二次创业:爱客户 做一个有文化人精神的企业家 罗燕平说,创业要成功,一定要达到“三认同——客户认同、员工认同、股东认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爱客户——做一个有文化人精神的企业家”,这个文化其实也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第一次和每一次都超越客户的期望! 2007年10月10日罗燕平以妈妈的名义当法人注册了一家文化公司并给自己印上了销售经理的名片开始了创业之路。 她首先给自己公司设定一个客户目标,那就是服务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刚刚成立时,没有多余的钱租办公室,就把工作室放在了家里,还说服一个资深设计女孩子来公司工作,不久又来了一位大学生。 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外资人寿公司,当时有几家公司竞标,罗燕平心里很紧张,那个标书是他们熬了多少个通宵啊,虽然自己觉得方案很完美,但标会上却结巴起来,几天后,没想到自己新成立的公司竟然获得了成功,连朋友打电话来的时候也感到非常意外,说“你普通话不太标准,团队就两个人去参加标会,以为不会中了,没有想到你能中标。” 中标后公司又雇了4名设计师,有平面,3d、文案等,罗燕平想起了自己职场不顺的经历后,不仅按时给员工发工资,还报销加班费,电话费、餐费等各种费用,好在员工们都比较忠心,公司工作气氛也比较好。 有天公司意外接到了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邀请,8家公司来比稿子,显然,公司团队还没有这个能力在三天之内出三套不同的优秀方案,但她认为这是个机会,必须要成功,于是,她就偷偷的瞒着员工们在外面花高价请了顶级的设计师来设计一套方案备用,她也全天在公司大力指导设计师们又出了三套稿子,结果大获成功。进这样的大企业就是入门非常难,竞争非常激烈,一旦进去后,只要你认真负责,质量精湛,公司生存下来不成问题,有时客户还会介绍新的客户。 2008年国家要举行奥运会,这对罗燕平来说是一个机会,她找到了中国集邮总公司,要求参加他们的设计比稿,因为邮品开发是国家认可的顶级设计,只有和很多国有企业合作过,打磨过,才会赢来目标客户,公司通过艰苦奋斗和不停创新,设计新奇独特,终于在几家国企的合作名单中。后来又得知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行是奥运会的赞助商,于是也找到了他们,通过艰难的比稿和招标慢慢地也获得了一些业务。 而真正的合同像雪花一样飘来的合同,是在奥运会,很多之前联系过的政府机关也和公司签了约,中国银行、中国人寿、海关总署等更是把公司列入了供应商名单,于是罗燕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8年罗燕平经历了人生的创业巅峰,甚至还得到了精工集团的百万大单,但是汶川地震了,精工集团因不可抗拒因素取消了合同,中行的一些外地分行也取消了订单,这让公司损失不少,但她却决定马上把做好的几十万物资无偿捐给四川人民。 2009年罗燕平以自己的名义成立了北京白马盛世文化传媒公司,从100万增资1000万,准备大干一场。 2010年国家开始提倡廉政,去形式主义,文化传媒公司很多业务减少,各大机关开始相应国家号召,文化传媒这个行业减少了很多服务机会,一切从简,很多大型,晚会、活动、礼品等订单几乎没有了,公司虽然生意不好,也一直经营着,文化公司一直是走企业个性定制路线,所以也能生存,看着昔日的创业小伙伴们离开这个行业,罗总心里非常伤心,公司常常出现负债经营,做为老板心里十分着急,常常半夜还在筹谋未来的生意,她用了一句俗语形容那时候的自己,所谓:晚上筹谋创业千条路,早上起来还是卖豆腐。 2015年,看着这些年订单慢慢减少,开销却越来越大,她一边经营着公司,一边卖房移民、卖房炒股、卖房投资,最终,那些艰苦奋斗得到的财富半年不到就流走了,经过这些人生惨痛经历后,她开始到各国旅游散心,不断调整自己心态,决定一切归零从新来过。 通过这些年的磨练,罗燕平的心慢慢沉了下来,去掉了往日的浮躁,开始脚踏实地地工作,不停的提升自己,不停的提升公司业务,公司通过多年积累,参与了顶层高校科、文、体园区设计规划。 第三次创业:爱社会 打造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善经济” 罗燕平成为中科明理高新技术研究院 院长 罗燕平院长说,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服务业超过50%,社会就进入了“善经济”时代,“善经济”就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前的经济,这个经济的核心就是“文创产品+高新科技”。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罗院长正走在这条路上…… 北京中科明理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顶层高校科、体、文、园区设计——规划,成为地方经济升级转型的抓手。 2、高校科、体、文品牌赛事——打造地方IP赛事,策划+资源匹配+产业落地。 3、高校科、提、文产业论坛——国家级智囊团队,解决地方高校科、体、文产业发展定位。 4.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成果转化、成果落地等。 2018年5月,北京中科明理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由罗燕平正式接手经营,创始人是中科院一个博导团队,他们没有精力管理公司,还是以学术研究为主,通过对罗燕平多年了解,他们决定把公司无偿赠送罗燕平,让她好好经营,这种友谊和信任化成了使命,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来使新公司存活和发展。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后,面对一直无法突破公司升级这个壁垒,罗燕平去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MBA课程,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开拓了视野,但是要想学到真本事还要付出更多努力。 罗院长已经准备好了,她相信在国家政策大力发展下,科技发展在中国处于一个快速腾飞的新阶段,北京中科明理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涉及技术转成果落地、技术创新、技术升级等,她积极筹建全球顶级智库,为地方设计一流科、文、体园区对于罗燕平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除了不停的学习,她还经常关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等各种信息和政策,也拜访了不少大佬和大咖,一边学习,一边和老师、朋友们考察了园区,受益不少。现在,罗院长一有时间就和客户、老师、同行、年轻学生们保持有效沟通,不再固步自封,放下包袱,重建信心,她发现只要自己愿意学习和改变,一切都来得及。 她和老师说:“担心将来的路会很艰难?”,老师鼓励她说:“你是自己创业活下来的,所以会像杂草一样顽强”。她也曾和好友说:“前行的路上有很多人在帮助自己,永远感激不尽”,朋友安慰她说:“你是一个温暖的女子,要感谢你自己,相信自己”。她也曾和客户说:“感谢多年一直对她的支持”,客户说:“我把你排在供应商前列”。这一切让罗院长都铭记在心,非常感谢身边的良师益友和全力支持自己的客户。 志士惜日短,奋斗路正长。在建设新时代的全球一流智库的征程上,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现在同时担任两家公司的管理与运营,罗院长一手抓文化,一手抓科技,科技融入文化,文化融入科技,与时俱进,时尚与新生会赋予罗院长更多的使命。 2018年,是有为的一年。罗院长相信:日落月升,自有日月星辰相伴 ,山伏水落,且有山水溪涧相随。路走多了,就懂得如何顺流而生,世界不会因我们而改变,我们的生命因创业而丰盈;因梦想而闪亮,因释怀而厚重,2019年春天,再次向新的目标出发,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拼搏奋斗的,直至成功。 后记 衡阳石鼓书院小巷子里的姑娘 从国企到个体户的父亲 北京的女大学生 前台文秘 白马文化公司 奥运会的参与者 国企的供应商 炒股和投资把积蓄弄没了 全球旅行 创建全球智库 励志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第三部门 中科明理研究院 罗燕平的持续创业路,从石鼓书院附近的小巷到现在的中科明理高新技术研究院,她的人生一步一步在升华,从第一次参与创业“爱自己”的“罗经理”,到第二次自主创业“爱客户”的“罗总”,再到第三次持续产业“爱社会”的“罗院长”,每一步都很辛苦,但每一步都很充实、很从容。 她的座右铭—— 工作是女人极致的性感! 花未全开月未圆,有了爱就有了一切!